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宣传
“南国红旗渠”——长岗坡渡槽
发布时间: 2018-01-17 17:22 文档来源:罗定市委宣传部 查看次数:3178 【字体:

“南国红旗渠”——长岗坡渡槽

 

    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平镇长岗坡,被誉为“南国红旗渠”,素有“北看红旗渠,南看长岗坡”之美誉。渡槽全长5200米,渡槽面宽6米,高2.2米,两边设有行人道,槽面每隔2米设一根拉杆,过水流量可达25立方米/秒。渡槽为连拱结构,有槽墩133个,跨拱132个,跨拱最高为37米,跨度最长达51米。渡槽把泷江上游罗镜、太平两条河和罗光水库的水,引入金银河水库。渡槽跨越罗平镇的平垌、竹围、山田、双莲4个村,行水位高达2.1米。从外观上看,长岗坡渡槽凌空飞架在长岗坡,宛如天上银河、巨龙游动,气势雄伟壮观,成为全国著名的引水渡槽。

    长岗坡渡槽工程从1976年11月开始动工,1981年1月竣工通水,工程建设历时4年多竣工。该工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乃至全国水利建设工程的大手笔。

    长岗坡渡槽是建设者在没有机械设备施工的条件下,用钢钎和铁锤,人力车等土办法建造而成。工程采用肋拱形式和实心重力墩,除几个大跨度的拱跨以外,有2700米长的拱跨都用无筋拱或少筋拱。该工程创造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。渡槽施工期间,国家水电部领导和新疆、四川、安徽、福建等18个省市的代表,港澳同胞和尼泊尔、孟加拉等国家的贵宾曾先后到工地参观考察。1979年12月16日,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视察长岗坡渡槽后即席赋诗一首:罗定儿女多英雄,壮志引太济金银。十里彩虹跨长岗,疑是银河落罗平。尼泊尔贵宾参观后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:中国人真有本领!

    长岗坡渡槽是罗定人民水利建设的宏伟工程与历史见证。1994年6月8日,市政府将其列为第二批市(县)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9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,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发现,广东省有10处入选,其中罗定市占2处,分别是第一初级合作社旧址和长岗坡渡槽。

    2012年10月20日,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《关于公布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》,通知公布了长岗坡渡槽等9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至此,长岗坡渡槽成为省级文保单位。


 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委宣传部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 
主办单位: 罗定市委宣传部   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  
罗定市委宣传部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 4453810038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